首页 > 专题集锦 > 喜迎党的二十大 > 理论聚焦

李 颖:历史上的中国共产党党代会

作者:李颖 |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0日 | 来源:红厅论坛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了解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代会)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更快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一、党代会的作用

从1921年7月党的一大召开至今,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史中,共召开了20次党代会。每次党代会,都是在当时形势发展的重要时刻召开的,明确宣示党在未来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多数真正履行了职权,研究了重大而紧迫的问题,作出了正确或基本正确的决策,大都在党的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

党代会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回顾过去,总结经验,统一认识。

每一次党代会,党的领导人都会代表上一届中央委员会向会议作报告,全面总结两次会议之间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现存最早的党代会报告是陈独秀在1923年6月党的三大所作。改革开放以来,从党的十二大开始,每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第一部分均是对过去工作的回顾和总结。

毛泽东同志曾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善于总结经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优良传统和好的工作方法。党代会报告把回顾和总结过去工作放在第一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的客观礼敬,对工作的极端负责,对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深刻认识。

(二)分析和研判世情国情党情,确定行动纲领。

在党的历史上,大部分党代会都能顺应时代和发展要求,在对形势进行精准分析和正确判断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政策,从而有力推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除五大外,其他几次党代会均正确分析了形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进行了正确判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三大作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重大判断,为此后历次党代会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分析和判断奠定了基础。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科学谋划,对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作出全面部署。党的十九大明确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2017年10月19日,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法语区主流媒体《自由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共十九大召开,昭示着中国在今后15年至30年将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前进。”

(三)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构。

选举产生新的中央领导机构,是历次党代会的重要议程。选举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是大会闭会之后,两次党代会之间全党的最高领导机构,肩负着领导全党贯彻落实党代会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任,因此,中央领导机构的选举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选举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名称,一大为“中央局”,二大至四大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五大之后为“中央委员会”。

党的领导机构必须由民主选举产生,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项基本原则。党自创立起,就是以民主选举方式产生中央领导机构,并把这一选举制度写入党纲和党章。以党的七大为例,中央领导机构的选举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民主作风:选举办法经过反复讨论;中央委员会候选名单经过反复酝酿;代表的意愿得到充分尊重。“对候选名单中的任何一个人有不同意见,可以提;有不了解的地方,可以问。”邓颖超对七大的选举给予高度评价。她说:“这种选举办法,既是高度民主的,又是高度集中的;它充分体现了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四)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七大、十五大、十六大、十八大、十九大分别阐明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实践依据、核心要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理论特色等,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在这一过程中,党代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促进作用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升华效用得到充分的体现。

党代会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将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关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系统化,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最终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可以说,一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史,就是一部浓缩的党的理论探索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与时俱进确立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

(五)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如果说,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那么,党代会就是这项工程主要的建筑师。每次党代会都提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系列重要思想、部署系列重大举措,为党的建设指明方向。特别是通过党代会制定和修改党章,把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取得的重大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体现在党章中,确立完善管党治党的总章程、总规矩,为党的自身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党的十九大后,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站在历史交汇期的新起点,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作出顶层设计,体现了中共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战略定力。巴西经济学家、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更高水平的党的建设将引领中国向更高层次发展。”

总之,党代会是中国共产党在重要历史关头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大会,是提出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的大会,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会。党的历史一再证明,党代会开得好,党的事业就发展,党的理论探索就进步,党的建设就坚强有力;反之亦然。

二、为何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定为7月1日

讲到党代会的历史,自然要从开天辟地的一大讲起。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从此,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先进而坚强的领导力量。这次会议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大闭幕后,代表们都奔向各地投入革命活动。一大没有留下任何中文原始文献档案,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均译自外文,时间也只标注为1921年7月。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艰苦的战争环境和白色恐怖下,根本顾不上组织大规模的统一活动庆祝自己的生日,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证一大召开的确切日期。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逐渐建立了以延安为中心的比较稳固的根据地。1937年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到了1938年,为纪念党成立17周年,许多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延安的同志,向参加过一大的毛泽东和董必武询问大会召开的时间,以隆重纪念党的生日。可是,毛泽东和董必武都记不清了。

这样吧,就用7月的第一天作为纪念日!——毛泽东和董必武商量后回答。不久,毛泽东在作《论持久战》的演讲时,明确提出:“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7周年纪念日。”第一次正式以中央文件形式确认7月1日为党的诞生纪念日并要求进行相关纪念活动,是1941年6月中央发出的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20周年的指示。从此以后,纪念七一成为我们党、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的例行活动。也就是说,7月1日是个象征性的日子,并不是党实际诞生的日子。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著名党史专家邵维正教授通过对代表行踪、可以借助的间接事件、天气、当时的文字记载等多方面严格认真的考证,最后得出党的一大确切开幕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的结论。这一考证结果被广泛接受和认可。但党的诞生纪念日是7月1日,一直沿用了下来。

三、二大通过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党章

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成立后的第一部党章。这个党章对党员条件和党的纪律等做出具体规定,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二大党章采用条款式表述,共计6章29条,其中心是建立严密的各级组织,加强党的纪律性。

1.关于党员条件和入党手续有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对党员条件规定:“本党党员无国籍性别之分,凡承认本党宣言及章程并愿忠实为本党服务者,均得为本党党员。”对入党手续,规定“须有党员一人介绍”,“经区及中央执行委员会次第审查通过,始得为正式党员”。

2.初步建立起较为严密的党的组织体系。第二章“组织”共7条,对党的组织结构、产生方式、任期、各级组织的职权作了详细规定。从基层到中央设立组、支部、地方执行委员会、区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5级组织架构。列宁曾指出,组织能使力量增强十倍。二大党章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制度的雏形,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

3.第一次设立“纪律”专章。将“纪律”单设一章,共9条,是整个党章中条数最多、篇幅最大的一部分内容,占比近三分之一。核心内容一是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规定“下级机关须完全执行上级机关之命令,不执行时,上级机关得取消或改组之。”二是加强对多重党籍、兼任职务等行为的约束监管,规定“凡党员若不经中央执行委员会之特许,不得加入一切政治的党派。”此外,首次提出纪律处分的规定,只规定了“开除”这样一种纪律处分类型,并列出具体的6种行为。

4.设置了体系较为完备的会议制度和操作性较强的经费使用规定。确定从各组到全国代表大会的常态化“六会制度”。对不同层级党组织的会议频次以及干部会议和党员会议作了区分。特设“经费”专章,规定不同工作不同月薪党员月缴党费从1元到2角不等,“失业工人及在狱党员均免缴党费”。对于党的收入,明确了“党内派捐”和“党外协助”两项。

5.第一次明确地体现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基本思想。二大党章中的许多规定,诸如“全国代表大会为本党最高机关。在全国大会闭会期间,中央执行委员会为最高机关”,“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本党党员皆须绝对服从之”“本党一切会议均取决多数,少数绝对服从多数”等,都初步体现了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全党服从中央的组织原则。

二大党章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部党章,创建了党章的框架结构和基本体例,长期沿用,为以后党章的制定和修改提供了基础和母本。这是二大党章的特殊历史贡献。

四、六大为何远赴国外召开,会址究竟在莫斯科哪里

党的六大在党的历史上是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六大的召开,经过了近一年时间的酝酿和准备。由于国内白色恐怖十分严重,很难找到一个能够保证安全的地方开会。不久,当中共中央得知赤色职工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将分别于1928年春天和夏天在莫斯科召开、少共国际也将在莫斯科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时,考虑到届时中国共产党将派代表出席这几个大会,而且中共中央也迫切希望能够得到共产国际的及时指导,所以,经报请共产国际同意,决定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

关于党的六大会址,国内一般只含糊地说在莫斯科近郊一座旧式贵族庄园,而具体到村镇名称则有“兹维尼果罗德镇”(位于莫斯科西北部)和“五一村”(位于莫斯科南部)两种说法。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参加六大的许多当事人,如周恩来、瞿秋白、李立三、蔡和森、王若飞等,在回忆六大时,只简单地说在莫斯科召开,或者说在莫斯科近郊召开,而没有说明详细地名。后来,有人在回忆著作里写到在“兹维尼果罗德镇”召开。

由此,国内众多著述在介绍党的六大会址时,大多是说在“兹维尼果罗德镇”召开,也有说在“五一村”召开的。但是,虽然两种说法所称的地点名称不同,但所用的图片却是相同的,事实上都是五一村党的六大会址的三层楼,而且,这个地方我院很多同志都去过。

后经努力,终于找到了《周恩来在党的六大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记录》(1928年 6月 27日)等三份能够明确证明党的六大在五一村召开的原始档案文献。这三份档案落款都是“莫斯科州纳罗法明斯克地区五一村”,时间是六大召开期间。

转瞬 88载风云岁月。在中俄两国领导人的直接关注下,在俄罗斯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中俄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2016年 7月4日,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建成仪式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分别就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建成致贺辞。

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是迄今为止中国在海外的唯一一个关于中共党史的常设展览馆,是建党 95周年的献礼工程、“一带一路”的“中国名片”,更是中俄两国友谊的历史见证。

五、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在七大上把创造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比作“香的马克思主义”“活的马克思主义”,而把那种故步自封、照搬照抄的马克思主义比作“臭的马克思主义”“死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强调,只有“香的”和“活的”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问题。党的历史经验证明,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需要具有在实践中进行理论创造的胆识和魄力。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关于农民运动的调查和农民问题的理论等,都具有独创性。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率部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抗日战争时期,随着革命实践的巨大发展及对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的不断总结,毛泽东的许多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他在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从《实践论》《矛盾论》,到《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到《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再到《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等,这些著作充分表明,到 20世纪 30年代末 40年代初,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理论形态。

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过程。1941年 3月,党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的提法。1943年7月5日,王稼祥撰文首先明确使用“毛泽东思想”的概念。7月6日,刘少奇为纪念建党 22周年发文,也使用“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和“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体系”的概念。

在七大上,党自创立以来,第一次将自己经过千辛万苦获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统一全党思想,指导全党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毛泽东后来回顾说:从建党直到七大,“我们全党的认识才完全统一起来”。

六、毛泽东在八大上首提“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号召向各先进国家、各兄弟党、各国人民学习

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大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形势,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在八大开幕词中,毛泽东提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一著名论断。

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现在面临的任务,就是“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中国共产党面前的工作是很艰苦的,经验是很不够的。因此,“必须善于学习。要善于向我们的先进者苏联学习,要善于向各人民民主国家学习,要善于向世界各兄弟党学习,要善于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毛泽东强调:“国无论大小,都各有长处和短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毛泽东以充满激情的话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的雄心壮志,引起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这篇开幕词不足2500字,竟博得了34次热烈掌声。“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也由此成为传播甚广、深入人心的名言警句。

当选为党的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李雪峰曾回忆说,八大开幕当天,毛主席致开幕词。主席对开幕词很满意,会议期间他曾兴奋地告诉我们:开幕词最先是陈伯达写的,我看了不行,就自己动手写了一篇,写好拿给田家英看,他说尽是标语口号,也不行。现在的开幕词是田家英写的,毛泽东比较满意,亲笔作了多处重要修改和补充。毛主席历来注重发挥青年人的作用,赞赏青年人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敢想敢干的精神,田家英就是其中的一个。

七、十二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

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鲜明地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从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要命题,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方针路线的继续发展。1979年,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文中指出,搞建设也要像过去搞民主革命一样,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979年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初步总结了我国建设的基本经验。

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两年多新的探索,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宣布:“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对这条道路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十个方面的系统概括,主要包括: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建设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目标,实行适合各种经济成分的管理制度和分配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问题,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等等。

《历史决议》虽然还没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来指称这条新道路,但这条道路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已经同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党对社会主义的传统认识有了根本不同。经过错误和曲折之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已经不是 20世纪50年代把苏联经验“奉为圭臬”和“懵懵懂懂”的时候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工作中恢复了正确的政策,并且研究新情况、新经验,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正确政策。和八大的时候比较,现在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刻得多了,经验丰富得多了,贯彻执行我们的正确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大大加强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要命题,是在总结八大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正反两方面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毛泽东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提出“以苏为鉴”,首次把要走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这一重大课题突出地提了出来,八大又从中国国情出发确定了一些经济建设的正确方针,并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改革问题,探索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此后20多年时间里由于受到“左”倾错误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探索发生严重失误。总结长期历史的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就是: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重要命题。此后历届党代会政治报告的题目中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 

八、十八大农民工代表第一次以群体形象出现在党代会上

中国共产党党代会代表的选举历来备受关注。

“我一个漂泊在外的农民工,居然能够参加十八大,这是党的民主的体现。北京奥运会时,有境外记者问我什么是农民工,我总结就是‘身份是农民,干的是工人的活,享受的又是农民的基本条件’。”这是来自湖北的党代表、建筑工人余凯新在十八大分组讨论时的一番感慨。“我是亿万农民工群体中的一员,能够最终当选有些意外,更多的是感到无比光荣。”当江苏代表程军荣通过朋友的祝贺短信知道自己当选十八大代表时这样说。

在十八大上,26位农民工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2011年10月,中央印发《关于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对选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中央确定,十八大代表名额共 2270名,比十七大时增加50名,由全国40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实行差额选举,差额选举比例应多于15%。

按照中央规定,“三上三下”是代表产生的必经程序。在江苏,第一轮基层党组织推荐提名代表人选37389名,第二轮县市区委和有关单位党委遴选推荐1535名,第三轮市委和省直有关单位党委向省委推荐 90名初步人选,每轮酝酿推荐都返回征求下一级党组织和党员意见。

对初步人选名单进行公示,是确保党员知情的重要途径。在十七大时首次规定以党内文件形式公示初步人选名单的基础上,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明确要求,进一步充实公示内容,改进公示形式。湖北省是首家通过党报、电视等媒体对代表人选进行公示的选举单位。据统计,共有11个省(区、市)陆续通过这种方式面向社会公示初步人选名单。其他选举单位普遍通过党内文件、党建工作网络对初步人选名单进行了公示。根据公示情况,有的选举单位对个别代表人选作了调整。

2012年8月13日,十八大代表名单正式向社会公布。大会正式代表2268人,特邀代表57人。当选代表平均年龄为52岁,其中 35岁以下的114名,占5%,比十七大时提高1.9个百分点。年龄最大的焦若愚是北京市原市长,1915年12月出生,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龄最小的是刚刚在伦敦奥运会上取得女子 200米蝶泳冠军的焦刘洋,1990年3月出生,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年龄相差74岁,党龄相差72年,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党薪火相传、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选举结果凸显了十八大代表构成上的鲜明特色:当选代表中,工人党员由十七大时的51名增加到169名,占代表总数的7.4%,比十七大时提高5.1个百分点;其中,省(区、市)和中央企业系统(在京)当选代表中,工人党员占10.4%,比十七大时提高了7.1个百分点。

这些工人党员代表,既有来自能源开采、钢铁冶炼、机械制造、纺织酿造等行业的产业工人,又有来自交通运输、市政环卫和金融商贸等行业的驾驶员、营业员、服务员;既有国有大型企业的操作明星,又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技术能手……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成为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工人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十八大上,26名农民工党员首次进入党代会代表行列。第一次以群体形象出现在党代会上的农民工代表,将在党的代表大会史和党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李颖,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主任)

来源: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新华社“红厅论坛”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