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先春 |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8日 | 来源: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2024-09-27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内容提要]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内在要求,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要强化基础研究宏观布局,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着力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建设基础研究高水平支撑平台,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积极塑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创新生态问题。
[关键词]基础研究 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强国 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当今时代,随着科技创新深入发展,科学目标的战略性、导向性越来越强,科研活动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基础研究中科学问题的复杂性、系统性越来越突出。习近平深刻洞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明确提出了“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任务,深入思考了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问题并作出战略部署,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一、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
加强基础研究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基石,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全面加强基础研究,着力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
基础研究的使命是探索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追求新的发现和发明,积累科学知识,创立新的学说,为认识世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习近平指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基础研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活源泉,是创新驱动的坚实根基,是新发明、新技术、新产业的重要先导,是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科技竞争的一个激烈领域,就是基础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竞争。由于开拓新学科新领域需要进行全新的、超前的基础理论探索,由于发展知识密集型高科技产品需要基础研究的创新和支持,由于激烈的国际竞争导致各国加强知识保护和本国基础研究以建立自己的科学储备,基础研究作为新知识产生之源,其战略地位日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各自的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竞相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超前部署基础研究项目,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发动机,是构建先发优势、形成持续强大创新能力的根基。基础研究在整个创新链条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对于推动前沿技术突破、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实践证明,科技创新能“跳”多高、“跑”多远,基础研究是关键。基础研究的根基扎得越坚实,科技创新之树就越枝繁叶茂。基础研究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理论和知识基础,加强基础研究是我们从未知探索已知、从不确定性寻求确定性的必然选择。
基础研究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开关,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等特点。基础研究产生的创新成果,是保证重大应用具有关键知识产权的核心。“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与科技成果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大部分都是从基础研究阶段就开始进行的。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来看,基础研究的成果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突破和进步,也促进了应用科学的发展;而应用科学的不断发展,也必然对基础科学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缺少基础研究作为支撑,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没有后劲。应用研究、技术开发都建立在基础研究之上,离开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是不可能持续深入开展下去的。
(二)我国基础研究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基础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两弹一星”关键科学问题、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陆相成油理论、多复变函数论等重大基础研究成果的突破,极大增强了中国的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奠定了中国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地位。改革开放后,中国迎来“科学的春天”,先后实施“863计划”“攀登计划”“973计划”,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基础研究学术水平和整体实力显著提升,有力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系统谋划基础研究工作,持续优化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和发展环境,组织实施重大基础研究攻关项目,基础前沿方向重大原创成果竞相涌现。
经过长期以来的持续努力,中国基础研究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基础研究投入大幅度增长。2023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33278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64%,其中基础研究经费2212亿元,比上年增长9.3%,占R&D经费支出比重为6.65%”。科研力量和科研条件大幅度改善,从事基础研究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加速涌现,比如铁基超导、量子信息、中微子、纳米、空间科学、干细胞等。但是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中国基础研究在整个科技创新链条中仍然是短板,数学等基础学科仍然是薄弱环节。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比如由中国科学家提出来的科学思想、原创理论还非常少。资源配置不够优化,效率不高,产出率低,出成果慢、应用慢。基础研究投入总体仍然不足,远远满足不了需要,而且投入结构非常不合理,经费主要来自中央财政,企业的投入非常少,多渠道投入机制还不完善。基础研究的顶尖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比较匮乏,特别是缺乏能够心无旁骛、长期稳定深耕基础理论的基地、队伍和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有待完善,人才使用、流动等方面还存在问题,有利于基础研究发展的科研生态尚未完全形成,全社会支持基础研究的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推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日益渗透交融,其中有四个趋势值得注意。一是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二是发达国家持续高强度支持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投入总额逐年增长。三是基础研究逐渐呈现应用导向,科学家研究的重心向下游应用端移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距离逐渐缩小,当前发达国家普遍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凝练科学问题、部署基础研究。比如,美国长期以来重点支持国防科学、航空航天、生命科学等事关经济和军事竞争力的领域,近年来又重点支持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四是基础研究与产业界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在基础研究中作用明显。美国、日本、法国和英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企业的基础研究支出占研发经费支出的比例近年来稳定在6%以上。
新的科技形势对加强基础研究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科学探索加速演进,基础研究不断向宏观拓展、向微观深入,各门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跨界合作、协同创新更加紧密,一些基本科学问题正在孕育重大突破,有望催生新的重大科学思想和科学理论,并不断产生变革性技术和颠覆性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为强劲的新动能,进而促进经济格局和产业生态发生重大深刻调整。从科技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看,科技越发展,越往前走就越进入到知识边界的拓展、技术边界的延伸、成果原理和应用原理的追寻阶段。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基础研究做得越好,科技发展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就越强。中国虽然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构建起了相对独立的、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一些产业在世界上还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多数产业大而不强,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础研究积累不够、原始创新和科技源头供给不足。习近平敏锐地指出:“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
(三)从战略高度认识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新质生产力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代表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给传统的科学研究范式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发展新质生产力,客观上要求我们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原创性、基础性研究,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引领发展未来产业,推动生产力实现质的跃升。加强基础研究,是推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新动能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必须坚持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基础研究,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轨道新空间。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在国际上,没有核心技术的优势就没有政治上的强势。”一个国家只有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我们就无法把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建立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就无法筑牢国家安全屏障。中国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必须在科技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必须在一些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科技项目上拥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一个短板就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习近平强调:“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有钱也买不来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研发、自己发展。”严峻的形势表明,必须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特别是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核心领域,更需要加大基础研究力度,矢志不移推进自主创新。我们必须瞄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一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源头,着力强化前瞻性、原创性研究成果对产品开发、产业升级的引领和带动,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指出:“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党和国家主动求变识变应变、因时因势而动的战略抉择,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好“动力引擎”、当好“开路先锋”。特别是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频频对我实施“筑墙”、“脱钩”、断供战术,编织科技铁幕,开展“长臂管辖”,加码技术封锁,滥用国家安全概念打压中国科技创新。如果防范不及时、应对不力,科技风险极有可能演化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风险,甚至会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我们必须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驱动引领力量,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把强化基础研究作为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支撑,着力提升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前提和条件。
二、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
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作出多方面的努力。习近平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他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要明确我国基础研究领域方向和发展目标,久久为功,持续不断坚持下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注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完善高效的基础研究体系。基础研究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不少项目具有研究周期长、见效慢、难度大、结果不确定、风险多等特点。因此,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着眼长远前瞻部署、整体布局,集聚优势力量进行科技攻关。习近平指出:“要重视顶层设计,优化基础研究布局,做强优势领域,完善高校专业设置,加强基础学科教育和人才培养,补上冷门短板,把我国基础研究体系逐步壮大起来,努力多出‘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
基础研究在创新链条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了在加强基础研究顶层设计时,必须强化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习近平指出:“加强基础研究要突出前瞻性、战略性需求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为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要坚持以“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导向,加强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遴选评估。坚持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支撑重大科技突破为目标,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持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科学前沿问题研究。
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注重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促进基础学科和应用基础学科协调发展,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构筑全面均衡发展的高质量学科体系。既要支持重点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发展,又要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推动一批研究型大学和优势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积极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建设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重组和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形成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协同开展重大基础研究的稳定机制。
第二,有组织推进三类基础研究,建制化、成体系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当今时代面临着诸多战略性、前瞻性科技问题,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在组织化推进方面的要求越来越突出。习近平指出,要“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
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主要依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大兵团、体系化模式联合作战协同攻关,着力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与国家高质量发展重大需求背后的基础科学难题。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面向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探索方向大至天体运行、宇宙演化、生命起源,小至粒子结构、量子调控、基因编辑,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科交叉、平台集成与基础设施等优势,以开放协同、灵活多样的科研组织方式,力求实现“从0到1”的原创性、引领性突破,着力拓展人类认知边界、开辟创新空间。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瞄准重大产业技术背后的基础性、关键性原理问题,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组织方式灵活的优势,协同高校和科研院所力量开展集成创新,快速迭代推广创新成果,着力打通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产业化推广应用的全链条,推动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
我们要深刻把握基础研究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精准施策,有组织地推动三类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重在持续解决重大需求背后的基础科学难题;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重在不断拓展人类认知边界;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重在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这三类基础研究,虽然目的不同、要求不同、侧重点不同,组织方式、实施途径各有特色,但我们不能以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来理解它们,而必须运用普遍联系、全面系统、发展变化的观点,辩证地把握其特征,遵循各类基础研究的发展规律,努力使这三类基础研究各展其特色、各显其优势、各发挥其功能而又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而形成叠加效应,提升基础研究的整体合力。坚持运用系统观念、整体思维看待三类基础研究,加强前瞻部署,从宏观上把握贯穿其中的原则要求、方式方法,一体落实到基础研究的顶层设计及组织实施中。要处理好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强化党和国家对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的领导,同时又要发挥好市场机制的作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优化配置基础研究要素和资源。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作用,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科技领军企业当好“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深入开展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为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重要基础支撑。
第三,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更加科学有效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科研选题是科技工作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对基础研究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必须处理好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的关系。
一方面,要坚持目标导向,前瞻部署重大基础交叉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国基础研究的发展要加强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的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知识人才储备和科学支撑。习近平指出:“基础研究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推进对宇宙演化、意识本质、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的探索和发现,拓展认识自然的边界,开辟新的认知疆域。”要面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国际科学研究发展前沿领域以及未来可能产生变革性技术的基础研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统筹优势科研队伍、国家科研基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前投入、着力部署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要瞄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立足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针对事关国计民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任务,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凝练现代农业、生命健康、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等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加快布局生物医药、高端仪器、关键信息系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基础软件等基础和前沿技术研发,促进基础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头供给。
另一方面,要鼓励自由探索,进一步加大对好奇心驱动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是科研人员的好奇心和学术兴趣。基础研究“要遵循科学发现自身规律,以探索世界奥秘的好奇心来驱动,鼓励自由探索和充分的交流辩论”。要充分尊重科研人员的好奇心和自由探索的动机,充分尊重科学家的学术敏感,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包容和支持非共识研究,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好奇心与科学探索的氛围,构建宽松包容的良好学术环境。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重在聚焦探索未知的科学问题,勇攀科学高峰。要把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提出的前沿课题和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的理论课题有效统筹起来,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同时,要引导科学家树立责任意识,将好奇心、学术兴趣同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和造福人类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提出更多原创性理论、原始性方法,形成更多原创性思想、原创性成果。
第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精准对接,推动基础研究同开发应用有机衔接。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日趋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十分明显,客观上向我们提出了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的要求。从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的关系来看,基础研究是高新技术获得突破的基础。如果没有基础研究的理论成果作为支撑,高新技术将成为空中楼阁。高新技术实际上就是以基础研究的成果作为理论基础,并在基础研究上继续向前探索的成果。离开了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很难真正发展起来的。从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态势来看,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研究的结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某些高新技术领域,基础研究甚至是与应用开发同步进行的。基础研究所担负的角色,已远非简单地只是负责探索客观规律,而是同时还要负责解决应用开发中所遇到的基础科学问题。
习近平指出:“基础研究更要应用牵引、突破瓶颈,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科技与经济脱节这个老问题,在基础研究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很多基础性研究一时难以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少基础研究成果或束之高阁,或沦为“展品、奖品、礼品”。基础研究要向市场方面延伸,拆除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畅通源头创新、成果转化、市场应用链条。习近平反复强调:“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统筹作用,促进资金、技术、应用、市场等要素对接,努力解决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问题,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价值链。”他还特别强调:“要通过重大科技问题带动,在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理论问题,进而探索科学规律,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在这方面,我们要坚持需求引导,发挥好应用牵引的作用,加强建制化、定向性基础研究,以应用研究、市场需求倒逼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
三、塑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创新生态
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科技战线、科技创新主体的任务,更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追求。习近平反复强调:“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塑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创新生态”。必须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坚持综合施策,从体制机制、平台支撑、人才培养、开放合作等方面持续用力,积极营造良好的基础研究创新生态。
第一,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随着学科交叉日益发展,新的研究范式不断出现,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导对基础研究产出的影响越来越大。习近平指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已基本建立但尚不完善,必须优化细化改革方案,发挥好制度、政策的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
一是建立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基础研究投入体系,对于保障基础研究持续发展十分重要。习近平指出:“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首先是国家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同时要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以适当形式加大支持,鼓励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扩大资金来源,形成持续稳定投入机制。对开展基础研究有成效的科研单位和企业,要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政策支持。”当前,世界主要科技强国纷纷加大财政资金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通过竞争性科学基金的方式支持自由探索式基础研究,同时加大对高水平公共科研机构的稳定支持力度,并通过同行评议、机构评估等方式加强对投入绩效的监管。面对基础研究领域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要处理好稳定支持和竞争择优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通过竞争择优遴选基础研究人才,通过稳定支持培养造就基础研究人才。二是优化国家科技计划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完善基础研究项目组织、申报、评审和决策机制,实施差异化分类管理和国际国内同行评议,组织开展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协同攻关,鼓励自由探索式研究和非共识创新研究。三是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研究制度。加快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健全同基础研究长周期相匹配的科技评价激励、成果应用转化、科技人员薪酬等制度。处理好新型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基础研究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和高水平研究基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保护创新的法治环境,推动全社会创新活动更加规范、更加充满活力。
第二,扎实推进科技平台建设,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能。打造高水平科技平台,是构建科学高效、富有竞争力的创新体系的必然要求。科技平台是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有力保障,主要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等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园区、科技创新区,以及科技期刊、文献和数据库等。习近平强调,要“建设基础研究高水平支撑平台”。我们必须适应大科学时代创新活动特点,着力建设支撑高水平创新的基础设施和科技平台,在力量构建、资源配置、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等方面夯实基础。
一是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重组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二是着力构建强大的基础研究骨干网络。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国家自主创新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统筹布局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加快建设基础研究特区,打造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超前部署新型科研信息化基础平台。三是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习近平指出:“要科学规划布局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化设施建设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提升开放共享水平和运行效率。”要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提升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争取早日实现用我国自主的研究平台、仪器设备来解决重大基础研究问题。完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等基础条件,建立健全科技决策咨询、创新调查、科技报告等基础制度,加快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四是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创新服务。大力推进基础研究领域的科技创新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更好满足创新主体需求。“要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文献和数据平台,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鼓励重大基础研究成果率先在国内期刊、平台上发表和开发利用。”
第三,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近年来,中国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依托各类机构平台聚焦和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人才队伍质量显著提升、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仍有明显短板。习近平强调:“人才培养首先要聚焦解决基础研究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问题”,“必须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
一是加大各类人才计划对基础研究人才支持力度。从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担纲领衔专家中选树一批视野开阔,前瞻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领导能力强的战略科学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不断壮大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和一流创新团队。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加大重大原始创新人才培养力度。推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关口前移”,拓展基础学科人才选拔通道,建立健全不同领域基础学科拔尖学生重点培养的体制机制,促进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茁壮成长。二是构建更加符合基础研究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体系。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倡导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积极探索支持基础研究人才“揭榜挂帅”“赛马”等政策举措,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选择权,激励他们勇于挑战前沿科学领域、冲击顶尖科学问题。三是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坚持科学规划、长远布局,深入实施 “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优化基础学科教育体系,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将开放型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高水平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基础研究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四是加强科研学风作风建设。习近平指出:“我国几代科技工作者通过接续奋斗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共同塑造了中国特色创新生态,成为支撑基础研究发展的不竭动力。”
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实事求是、笃学诚行、开放包容的学术生态,开展负责任的科学研究。坚持科学监督与诚信教育相结合,纵深推进科研作风学风治理,引导科技人员摒弃浮夸、祛除浮躁,坐住坐稳“冷板凳”。
第四,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广泛开展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绝不是搞自我封闭,而是要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科技创新。特别是在高水平基础研究领域,更要勇于面对人类共同挑战和前沿科学重大问题,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举措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辩证统一、并行不悖。高水平开放合作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水平开放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两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独立的创新中心或独享创新成果。”
当前,国际科技合作面临少数国家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冲击和挑战。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及科研人员虽有流动,但多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别国越是搞“小院高墙”“脱钩断链”,我们越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不动摇。习近平强调:“我国要坚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扩大基础研究等国际交流合作,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一是深度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坚持胸怀天下,以更加宽广的全球视野主动布局和构筑国际基础研究合作平台,着力构建和平安全、民主透明、包容普惠的技术规则体系和国际科技合作新框架。牵头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力度,拓展和深化中外联合科研,加大共性科学技术破解,全面提升中国在全球基础研究中的位势。二是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最大限度用好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同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致力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增强国际议题设置能力,主导中国议题、创设世界议题,提升中国在国际科技事务中的参与度和规则制定权。参加或发起设立国际科技组织,支持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组织同国际对接,完善法律法规、伦理审查规则和监管框架,塑造科技向善理念。三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必须更好地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国际秩序观、新安全观、新发展观、全球治理观,秉承互相尊重、公正平等、非歧视的合作理念,倡导各个国家和科学研究实体平等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坚决反对将科技合作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反对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实施科技霸权霸凌。习近平强调:“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努力增进国际科技界开放、信任、合作,以更多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并有效维护我国的科技安全利益。”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信息资料馆。
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