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翟亚柳 |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9日 | 来源:“理论中国”微信公众号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1974年2月,毛泽东对来访的非洲国家领导人首次表述“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这一理论体现的国际战略思想的核心是: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是第一世界;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中间派是第二世界;中国和非洲以及除日本外的其他亚洲国家等是第三世界。
一个多月后,1974年4月,毛泽东的这一战略思想,被邓小平带到联合国特别大会。一场向国际社会宣介中国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和对外政策的演讲,在联合国会议大厅展开。
毛泽东提议由邓小平当团长赴联合国参会
197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的第四个年头。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不顾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阻挠,作出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决议。次年2月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这些外交成就推动中国外交获得新的活力和广阔的活动空间。至1973年底,中国已基本上完成同美国以外的西方发达国家建交的过程,并且正在形成一个遍及世界各大洲的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随着国际形势和中国对外关系的迅速发展,毛泽东等领导人对国际格局也有了一些新的判断。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在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谈话时,初次提出了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他说:
“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美国、苏联原子弹多,也比较富。第二世界,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原子弹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富,但是比较第三世界要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
▲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
3天后的2月25日,毛泽东在会见另一位非洲国家领导人、阿尔及利亚革命委员会主席布迈丁时,再次表达了这一思想:
“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因为政治、经济等各方面,中国不能跟富国、大国比,只能跟一些比较穷的国家在一起。”
毛泽东的这一国际战略思想,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先是告诉了关系最可靠的非洲朋友。接着,他考虑把这一思想推介到更大的国际舞台——在联合国特别会议上阐述。
1974年1月,联合国总部决定接受阿尔及利亚革命委员会主席、第四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执行主席布迈丁的提议,于4月召开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这次特别会议是为研究原料和发展问题而召开的,是联合国成立以来首次召开大会专门讨论改造国际经济关系的重大问题。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这次会议,许多国家都表示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率团出席。
对这样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国政府当然要派重量级的代表团参加。
3月20日,毛泽东提议由刚刚恢复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担任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并告以外交部名义将此意写入送审报告待批。毛泽东提议后,周恩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外交部根据毛泽东的意见起草的由邓小平担任出席联大特别会议代表团团长的报告。
为了让邓小平能够顺利出行,毛泽东还严肃地批评企图阻挠的江青,3月27日他批示说:“邓小平同志出国是我的意见,你不要反对为好。”当天晚上,周恩来召集部分中央政治局委员参加的会议。会后,周恩来写信给毛泽东说:”大家一致拥护主席关于小平同志出国参加特别联大的决定。小平同志已于二十七日起减少国内工作,开始准备出国工作。”“小平等同志出国安全,已从各方面加强布置。四月六日的代表团离京时,准备举行盛大欢送,以壮行色。”
重要的是要有一篇好的发言稿
邓小平参加这次联大特别会议,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首次登上联合国讲台的最高级别领导人,因而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法新社在4月2日的报道中说:“选择邓小平先生为中国代表团团长一事表明了中国对即将在联合国举行的这次会议的特别重视”,同时流露外界对邓小平复出后政治影响力增强的极大关注。
既然去参会,就要准备发言稿,这是邓小平着手赴联大各项准备工作的重点。在一次代表团人员的会议上,当乔冠华问及联大会议准备工作应当如何进行时,邓小平特别交待:重要的是要有一篇好的发言稿。有关这篇发言稿的核心内容,代表团一致认同:除有支持第三世界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各项主张外,还应当有毛泽东主席关于划分三个世界理论的内容。
发言稿初稿写出后,邓小平和起草组成员在人民大会堂花了一整天时间进行讨论。参加发言稿起草工作的凌青后来回忆说:
“会议讨论到最后一段结束语时,小平同志说,应该讲这样几句话,就是:‘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如果中国有朝一日变了颜色,变成一个超级大国,也在世界上称王称霸,到处欺负人家,侵略人家,剥削人家,那末,世界人民就应当给中国戴上一顶社会帝国主义的帽子,就应当揭露它,反对它,并且同中国人民一道,打倒它。’”
4月4日,邓小平与周恩来联名致信毛泽东,汇报发言稿讨论修改情况,并将发言稿第六稿报送毛泽东审阅。毛泽东当日即批示:“好,赞同。”
▲周恩来在机场为邓小平送行
4月6日上午,邓小平率领中国代表团启程。周恩来抱病率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在京的党、政、军各部门负责人,同首都各界群众四千余人一起,在首都机场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
在联合国会议上宣讲“三个世界”理论
1974年4月7日,邓小平率中国代表团抵达纽约。
4月9日下午,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举行开幕式。10日下午,会议安排中国代表团发言。中国代表团团长邓小平稳健地走上讲台,精辟阐述了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和中国的对外政策。他指出:
“从国际关系的变化看,现在的世界实际上存在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个世界。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
▲邓小平在联大特别会议上发言
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国家,持什么样的立场?邓小平申明: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一贯遵循毛主席的教导,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斗争,这是我们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什么叫超级大国?超级大国就是到处对别国进行侵略、干涉、控制、颠覆和掠夺,谋求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国家。”
▲1974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的相关报道
如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邓小平阐明了中国的基本主张:
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都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国际经济事务应该由世界各国共同来管,而不应该由一两个超级大国来垄断。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享有参与有关国际贸易、货币、航运等一切决定的充分权利;国际贸易应当建立在平等互利、互通有无的原则基础上;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应该严格尊重受援国家的主权,不附带任何条件,不要求任何特权或借机牟取暴利;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贷款应当是无息或低息的,必要时可以延期偿付甚至减免;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必须实用、有效、廉价、方便。
他还强调:各国的事务应当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发展中国家人民有权自行选择和决定他们自己的社会、经济制度。
▲发言结束后多国代表纷纷与邓小平握手
邓小平的发言,引起与会代表的共鸣。发言一结束,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很多国家的代表、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纷纷走到中国代表团的座位前,和邓小平以及代表团的其他成员热烈握手,表示真诚祝贺。
会后,世界各大报刊和电台很快报道了邓小平的发言内容并纷纷发表评论。比如日本《产经新闻》的评论就说:“中国代表团的行动像主角一样,邓小平团长座位周围人山人海;中国对萎靡不振的美苏超级大国的‘资源外交’采取挑战姿态”。
让基辛格等人记忆深刻
在整个出国过程中,邓小平的行程排得满满的。他充分利用一切场合做好客场外交,广交朋友,积极阐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立场。
在飞赴纽约转机途中,他在巴黎停留时发表谈话表示:在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上,将为第三世界的愿望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而努力。中国要在外交的重要支柱第三世界的团结上,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
到达纽约后,他利用会前时间会见过朝鲜常驻联合国观察员,拜会了出席联大特别会议的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塞拉利昂等国的政要。开幕式当天还会见罗马尼亚、巴基斯坦、日本代表团团长,会见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和大会主席莱奥波尔多·贝尼特斯。
▲邓小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
▲邓小平会见联大特别会议主席贝尼特斯
在会议开始后的一个星期里,邓小平分别拜会了加蓬、毛里塔尼亚总统等,会见了法国、墨西哥、尼泊尔、赞比亚、南斯拉夫、刚果、乍得、布隆迪等世界各国的与会代表。期间,邓小平还出面宴请了阿尔巴尼亚代表团全体成员。
在4月12同赞比亚外交部长弗农·姆旺加谈话中,邓小平特别说出这样一番话:现在第三世界理直气壮,第一世界看来理不直、气不壮,没有精神。如果特别联大能通过一个好决议,就是一个好的开端。第三世界国家要显示自己的政治、经济志气,使通过的决议得到执行。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期间,邓小平按原定计划就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世界形势问题同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进行了会谈。会谈的详细内容,已经留在了中美两国的官方档案里。
有意思的是,会谈结束后,基辛格的发言人维斯特,透露了这样一些细节,他说:博士对他同邓先生的讨论感到“高兴”,“这是很友好的会谈,很好地回顾了中美关系,广泛地讨论了世界形势。”
基辛格后来回忆中,也说出了对邓小平的判断:“他处理事情的果断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洞察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4月16日晚,邓小平率中国代表团离开纽约,取道法国巴黎回国。4月19日,当中国代表团回到北京时,在机场受到周恩来、叶剑英等以及首都四千多群众的热烈欢迎。第二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报道中写道:
“坚决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维护和争取民族独立、保卫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的正义斗争!”
“第三世界团结起来,反对超级大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资料来源: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年谱(1949-1976)·6》(2013年版)、《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下》(2009年版)、《邓小平传(1904-1974)下》(2014年版)、《回忆邓小平(上)》(1998年版);《邓小平画传》(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人民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