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宇 |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3日 | 来源:“理论中国”微信公众号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高度关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在全党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今天,让我们走进历史,撷取邓小平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几个画面,感受他思想的力量。
“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浪潮的开启,一些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开始出现在社会生活中。这些问题引起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满,同样引发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警觉。邓小平多次在党的高级会议上强调,要毫不含糊地抓党风廉政建设,腐败问题不可忽视。
在1979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邓小平突出地提出了“反对干部特殊化”的问题,他说:“最近一个时期,人民群众当中主要议论之一,就是反对干部特殊化。要讲特殊化,恐怕首先表现在高级干部身上。……人民群众对干部特殊化是很不满意的。”
▲1979年11月,邓小平在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议上作题为《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报告。
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话时进一步指出:“当前,也还有一些干部,不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公仆,而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主人,搞特权,特殊化,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损害党的威信,如不坚决改正,势必使我们的干部队伍发生腐化。”他严肃地批评了当时有些干部子女,甚至有些干部本人,为了出国,为了搞钱,违法乱纪的现象,断喝一声:“不惜丧失人格,丧失国格,丧失民族自尊心,这是非常可耻的。”
1982年3月,邓小平在同有关领导同志谈打击经济领域犯罪问题时,表示赞成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打击经济领域犯罪问题,并说:“四月份不干别的,专干这件事。”谈话时,邓小平阅胡乔木转来的《解放日报情况简报》上登载的《受厦门市委、福建省委某些负责人的阻挠,套购走私珍珠大案无法清查》一文,并指出:“与此有牵连的各级领导都要停职反省,接受审查,审查清楚后没有问题的恢复工作。”随后,批示:“请中纪委抓紧处理,以此为例,作一大案处理。处理要坚决,所有牵涉的人,包括省委书记在内,应即停职,听候审查(审查结果,如无责任,当然复职)。”
1982年4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的会议上,邓小平深刻分析了腐败现象迅速滋长的形势及其危害,要求采取坚决措施加以制止。他说:“我们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卷进经济犯罪活动的人不是小量的,而是大量的。犯罪的严重情况,不是过去‘三反’、‘五反’那个时候能比的。那个时候,贪污一千元以上的是‘小老虎’,一万元以上的是‘大老虎’,现在一抓就往往是很大的‘老虎’。”他语重心长地指出:“要足够估计到这样的形势。这股风来得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末,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的会议上的讲话。
1986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邓小平听取关于1985年经济工作情况和1986年经济工作安排的报告。会上还讨论了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布局问题的汇报提纲。他在讲话中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
1986年6月,邓小平在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听取关于端正党风工作情况的汇报时还指出:“开放、搞活必然带来一些不好的东西,不对付它,就会走到邪路上去。”
1989年6月,邓小平又一次强调“要整好我们的党”,深刻指出:“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
邓小平把反腐败问题提到了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是向全党敲警钟,告诫全党要警惕腐败现象对党的肌体的侵蚀,对国家发展前途的影响。
“刹这股风,没有一点气势不行啊!”
邓小平认为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强调要抓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严惩腐败分子。
1982年1月5日,陈云将中纪委编印的题为《广东一些地区走私活动猖獗》的《信访简报》批转邓小平,并提出:对严重的经济犯罪分子,我主张要严办几个,判刑几个,以至杀几个罪大恶极的,并且登报,否则党风无法整顿。邓小平阅后,加写批示:“雷厉风行,抓住不放。”
1月1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讨论邓小平、陈云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关于要打击严重走私贩私、贪污受贿等违法犯罪的批示。同日,中共中央就打击严重走私贩私、贪污受贿等违法犯罪活动向全国各地发出紧急通知。3月,广东省检察院及其汕头地区分院依法对广东省海丰县委原书记、原汕头地委政法委员会副主任王仲为走私人员充当“保护伞”,先后利用职权侵吞缉私物资、受贿索贿立案侦查,并于1982年12月向汕头地区中级法院提起公诉。经法庭审理,王仲被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次年1月,王仲被执行死刑。王仲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因贪污腐败被判处死刑的县委书记,此案亦被称为“改革开放后反腐第一案”。
1982年4月,在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时,邓小平强调全党上下在打击经济领域犯罪问题上要思想统一。他说:“现在对这个问题,我们的思想并没有完全统一。有一部分同志遇事手软,下不了手。为什么下不了手?思想上没有认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只当作一般性质的问题来对待。这个问题不是今天才讲,至少讲了两年了,还是有些同志下不了手。现在我们不但要发这个文件,而且要坚决地去做。”“盗窃国家财产,贪污受贿,这是现钱买卖,清清楚楚,不容易搞错。所以,现在刹这个风,一定要从快从严从重。”“刹这股风,没有一点气势不行啊!这个问题要认真地搞,而且在近期要抓紧,处理要及时,一般地要严,不能松松垮垮,不能处理太轻了。”“如果我们没有点声势,拖拖拉拉,下不了手,还会有大批的人变坏,包括一些老干部。”
1986年1月,在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邓小平在讲话中特别指出要抓高级干部和名人中的典型,他说:“越是高级干部子弟,越是高级干部,越是名人,他们的违法事件越要抓紧查处,因为这些人影响大,犯罪危害大。抓住典型,处理了,效果也大,表明我们下决心克服一切阻力抓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管牵涉到谁,都要按照党纪、国法查处。要真正抓紧实干,不能手软。”
1989年5月,邓小平在同有关领导同志谈话中严肃指出:“腐败的事情,一抓就能抓到重要的案件,就是我们往往下不了手。这就会丧失人心,使人们以为我们在包庇腐败。这个关我们必须过,要兑现。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一定要取信于民。”“要雷厉风行地抓,要公布于众,要按照法律办事。该受惩罚的,不管是谁,一律受惩罚。”
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法制问题
防腐治腐,必须双管齐下,多措并举。在这方面,邓小平特别强调既要解决思想教育问题,又要解决制度和法制问题。他指出:“克服特权现象,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
思想解决哪些问题呢?在邓小平看来,进行艰苦奋斗传统的思想教育是对抗腐败的重要方法。
1989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乌干达共和国总统穆塞韦尼时,表示“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同时也严肃地指出:“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我们经过冷静考虑,认为这方面的失误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他认为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要“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因为“加强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倡艰苦奋斗”“这是中国从几十年的建设中得出的经验”,也是“我们的经验教训”。
▲1989年3月,邓小平会见来访的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
几个月后,邓小平再次重申:“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
在反腐败斗争中,制度和法制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作用。邓小平多次表示,克服特权现象,反对腐败,“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法制问题。”“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他认为,“现在从党的工作来说,重点是端正党风,但从全局来说,是加强法制。”“没有法制不行”。
1985年10月,邓小平在谈到如何解决少数人贪污、腐化和滥用权力的现象问题时,再次强调了“两个手段”并用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手段来解决,一个是教育,一个是法律。”
1992年,他进一步强调:“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
“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
反腐败斗争对我们党和人民来说,是一场输不起也绝不能输的斗争。邓小平把反腐败工作纳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中,把解决好部分领导干部中存在的腐败现象作为重点。
1986年6月,邓小平在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谈到端正党风和打击犯罪问题的长期性时,坚定地说:“开放、搞活政策延续多久,端正党风的工作就得干多久,纠正不正之风、打击犯罪活动就得干多久,这是一项长期工作,要贯穿在整个改革过程之中,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开放、搞活政策的正确执行。”
▲1989年9月16日,邓小平会见美籍华裔学者李政道。
1989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美籍华裔学者李政道时,明确地表达了我们党长期“反对腐败,搞廉洁政治”的决心,他指出:“我们要反对腐败,搞廉洁政治。不是搞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我们前进的步伐会更稳健,更扎实,更快。”
1992年,他进一步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历程中,必须一手实抓经济建设,一手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这就是邓小平留给我们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启示。
资料来源:《邓小平年谱》(第五卷);《邓小平文选》(第一至三卷);《改革开放后反腐第一案——王仲贪污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官网2021-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