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红岩 |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9日 | 来源:求是网 2025-04-28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70年前,万隆会议开启亚非及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时代篇章,是战后国际关系史上一大创举。中国作为重要参与方,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70年来,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成为指引发展中国家改变自身命运、实现共同发展、参与全球治理的一面光辉旗帜。在万隆精神激励下,全球南方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日益成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深化合作的一支重要力量。70年后的今天,面对动荡变革、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进一步弘扬万隆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推动全球南方联合自强、共同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万隆会议影响深远
20世纪50年代,美苏冷战加剧,世界陷入两极对峙。与此同时,二战后开始的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浪潮汹涌澎湃。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亚非两大洲29个国家的代表齐聚印度尼西亚万隆,共商攸关亚非国家人民共同利益的重大问题,发出亚非人民反帝反殖、独立自主的共同诉求,彰显新生的民族独立国家团结合作的迫切愿望,在世界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加速器。万隆会议上,“彻底铲除殖民主义”、“让新亚洲和新非洲诞生”的宣言振聋发聩,“联合起来支持未独立地区”的号召极大鼓舞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信心,许多被殖民被压迫民族挣脱枷锁,寻求独立自主,加快了全球殖民体系的土崩瓦解。从1955年至1969年,亚非地区的独立国家由29个增至73个。在非洲,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拉丁美洲也受到万隆会议的感召,一些国家陆续爆发反美、反帝群众运动和游击战争。万隆会议的成功促使西方数百年建立的殖民体系加速走向终结,迎来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开启南南合作的集结号。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完全由亚非国家自主举行的大型国际会议,标志着南南合作的正式起步,书写了亚非两大洲国家团结奋斗的壮丽序章。会议将各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以及新生国家捍卫本国独立自主的努力,上升为亚非人民团结起来反帝反殖的共同事业。同时,新生的民族独立国家面临贫穷落后、民生凋敝、治理脆弱的艰难局面,万隆会议深刻认识到“促进亚非区域的经济发展的迫切性”,倡导亚非国家互帮互助、抱团取暖、扶携前行,让共谋发展从一开始就成为南南合作的核心任务。万隆会议还针对亚非国家彼此间的差异与隔阂,呼吁实现从谅解到尊重,再从尊重到集体行动的合作路径,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形成团结、友谊、合作的强大声势和进步思想,成为数十年来南南合作不断发展的源头活水。
促进世界和平与公正的宣言书。面对冷战,亚非国家不愿卷入美苏主导的两大阵营,不愿看到世界再次陷入冲突的漩涡,坚决抵制超级大国的干预和渗透,捍卫自身独立自主,坚定站在维护世界和平的一边。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会国家达成万隆会议十项原则,包括尊重基本人权、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承认一切种族的平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等。万隆会议十项原则被联合国文件吸收,成为规范国际关系、建立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基石。万隆会议十项原则宣告亚非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作为一支重要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向世界展现了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国际秩序的智慧、信念与行动。
新中国走上国际舞台的里程碑。70年前,周恩来总理冲破险阻,率团参会,高举团结反帝的旗帜,坚持求同存异、协商一致的原则,为化解国家间分歧提供有效方案,促成一系列会议共识。中国所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万隆会议十项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彼时,新中国刚成立不到六年,面临美国强势外交围堵,很多亚非国家尚未与中国建交。中国代表团以万隆会议为平台,积极与亚非国家直接对话交流,有效摆脱了相对孤立的外交态势,初步塑造了新中国求同存异、爱好和平、主持正义、友善合作的国际形象,赢得了亚非国家的广泛赞誉和尊重,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
上述所有这些重大成果和历史进程,共同滋养、充实、融合成了万隆精神,其内核承载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友谊、合作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主权平等、和平共处、多边主义等现代国际关系准则的进步元素,指引广大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合作共赢,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着持久而显著的积极作用。
二、万隆精神历久弥新
岁月砥砺,时移世易。当年刚刚赢得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今天已经以全球南方的群体姿态强势崛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万隆精神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南方需要重温从万隆一路走来的初心,创造性发展万隆会议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让万隆精神的光芒继续照亮人类前进的征程。
把握全球南方战略地位上升的根本趋势,强化弘扬万隆精神的战略信心。万隆会议时期,亚非地区独立国家不足30个,而且普遍经济基础薄弱、百废待兴。如今,亚非这两片古老大陆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成为具有巨大发展活力的地区。环顾世界,全球南方国家数量和人口总数占世界2/3以上,经济总量全球占比超过4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近年来,全球南方内部贸易快速增长,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赶超势头明显,表明长期发展潜力和内生动力增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为推动人类进步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全球南方正迎来又一次震撼全球的政治觉醒,在促进世界和平、维护公道正义、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当今世界的稳定、向善、进步力量。全球南方挺立时代潮头,在巩固独立成果的同时致力于赋能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各国共同繁荣,推动万隆精神彰显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延续南南合作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拓展弘扬万隆精神的广阔空间。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参与、引领和投入激发了南南合作的巨大活力。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全球视野出发,就南南合作提出宏伟思路和系列倡议,与全球南方国家开展密切的双多边交流,为南南合作擘画蓝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全面铺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新开发银行成立,南南合作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方面大踏步前进。全球发展倡议的落实带动了南南合作在可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方面的新作为。中国提出“授人以渔”理念,并充分体现在脱贫攻坚、治国理政等方面的经验分享中,提升了南南合作成效。全球南方区域性合作组织在调解地区冲突、维护地区稳定、反恐、打击跨国犯罪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南方国家还以联合国系统为主阵地,为捍卫自身经济、社会、环境、健康等正当权利进行着卓有成效的沟通协作。
推动全球南方合作机制建设,夯实弘扬万隆精神的支撑保障。各层次合作组织和平台不断涌现,相互补充,正在形成强大合力和高效的组织行动力。在区域层面,东盟、非盟、阿盟、拉共体、上海合作组织、亚信等国际组织日臻完善,中国与发展中区域合作机制实现全覆盖,在促进区域内国家间的经济合作、政治协调、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在跨区域层面,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已成为全球南方合作的“主心骨”,经过新一轮扩员和做大做强“金砖+”、金砖伙伴国机制,对全球南方的辐射力大大增加,通过定期举行领导人会晤、部长级会议以及各领域的合作项目,在全球南方合作中发挥着举旗定向、示范带动作用。在全球层面,除“77国集团和中国”、不结盟运动等传统机制外,围绕“一带一路”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新创立的沟通协商和落实机制,也是全球南方合作的有力组织保障。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赋予万隆精神新的时代内涵。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大力弘扬万隆精神,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亚非人民及其他地区人民”。70年前,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中国为万隆会议的成功举行和万隆精神的确立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力量。70年来,在万隆精神激励下,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为南方国家仗义执言,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负责任大国担当;倡导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提出并与国际社会携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为南南合作注入新的动力;积极完善中国-东盟、中阿合作论坛、中非合作论坛、中国-拉共体论坛、金砖国家峰会、上海合作组织等合作平台,积极支持金砖扩员,推动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随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必将有力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三、新形势下弘扬万隆精神至关重要
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地缘冲突延宕不绝,各种挑战层出不穷,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上升。各国人民普遍期望加强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但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卷土重来,个别大国大搞强权霸凌,破坏国际规则,制造分裂对立,肆意围堵打压新兴力量,世界再次走到关键十字路口。与此同时,东西南北关系出现此消彼长的历史性变化,要让世界稳下来、好起来,全球南方是关键。弘扬万隆精神,既是顺应国际关系发展正确方向和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当前全球性挑战、共建更加美好世界的客观需要。
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大国如何对待小国、强国如何对待弱国是检验国际公义最好的“试金石”。个别大国迷信实力至上、本国优先,大搞单边霸凌,导致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乱象频出。全球南方要以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为契机,旗帜鲜明发出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公正不要霸权的时代强音,共同抵制一切倒行逆施,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共同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避免人类重回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
维护开放合作环境。近年来,全球发展进程遭受严重冲击,国际发展合作动能减弱。处于世界经济“脆弱地带”、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南方国家首当其冲。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搞“脱钩断链”损人害己,保护主义没有出路。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泛安全化,违背经济规律,损害各国人民福祉。全球南方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全球发展倡议等机制,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做大共同发展的“蛋糕”,形成开放、多元、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守护世界和平安宁。和平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全球南方国家大多蒙受过外国侵略和内部战乱的苦难,深知和平的宝贵,珍视安宁的生活。面对大国博弈加剧、热点此起彼伏,全球南方要一道推动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反对搞阵营对立和军事胁迫,倡导以对话弥合分歧、以合作化解争端,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中贡献全球南方的智慧和力量。面对外部干涉和冲突外溢影响,全球南方有必要加强战略沟通,增进安全互信,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加强协调,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国际环境。
促进人类多样文明。尽管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但人类历史证明,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全球南方包括160多个国家,社会制度、历史文化、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共同构成异彩纷呈的文明画卷。面对不同形式的文明歧视和打压,全球南方应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普遍遵循,支持各国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加强治国理政交流,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推动各种文明包容互鉴。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总有一些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70年前,周恩来总理向亚非各国申明,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发展到哪一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历史见证了中国和亚非国家手拉手、肩并肩一路走来的艰辛和辉煌,也必将继续见证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共同迈向现代化、携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新成就、新贡献。
(作者: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专职副秘书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
来源:《红旗文稿》2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