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集锦 > 海外政要学人看中国 > 首页展示

王峰 骆仕效:英文世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 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主要认知

作者:王峰 骆仕效 |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19日 | 来源:国外理论动态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梳理了英文世界对全会的相关报道,重点反映相关媒体和专家学者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应对未来挑战的信心和决心等方面的认知。

一、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的认知

 《决议》指出:“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英文世界的代表性报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些文献反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创造了一种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系前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指出,西方认为实现发展必须采用西方治理模式的观点现在被证明是一种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另一种说法,而是凭借其成就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的现代化新道路。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把中国从半殖民地化、分裂化、贫困化的深渊中拯救出来,使之变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在关于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的报道中援引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指出:“72%的美国民众表示,美国民主的治理模式曾经是其他人效仿的好榜样,但最近并非如此。最新的研究发现,人们高度认同中国政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方式。”印度前国家安全顾问纳拉亚南(M.K.Narayanan)认为,中国共产党承受住外部压力,提出实现民主的中国方案,“比大多数国家的执政党都有更广泛的执政基础”

 另一些文献反映,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功,原因在于它矢志不渝加强自身建设。美利坚大学助理教授约瑟夫·托里吉安(Joseph Torigian)在接受德国多闻新闻(DW News)采访时表示,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理想信念在其百年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托尼·赛奇(Tony Saich)认为,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打击腐败、缩小收入差距、应对环境恶化等三个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中,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使曾经引起人民群众愤慨的公款吃喝、公款消费等奢靡之风得到了有效遏制,贯彻执行全面从严治党使党内的腐败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二、对中国共产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重要要求的认知

 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习近平指出:“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以《决议》形式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些文献反映,《决议》旨在总结历史,开创未来。非洲CAJ新闻(CajNews Africa)指出,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与党史学习教育、中国共产党百年纪念活动的开展背景相同,都是聚焦“中国共产党历史”。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劳伦斯·库恩(Robert Lawrence Kuhn)认为:“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历史起点,在此背景下,全会要求全体党员必须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和初心使命,深刻认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要求。”中欧亚洲研究所(CEIAS)研究员克拉拉·杜布拉夫奇科娃(Klára DubravČíková)认为,《决议》重点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对经验成就进行归纳总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经验的重视。赛奇认为,《决议》不是通过批判过去的问题、否定前人的成就来定义前进的道路,而是强调继往开来,探讨在过去的基础上发生了何种新的变化。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专家查尔斯·帕顿(Charles Parton)认为,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的精神更具积极性和前瞻性,“习近平强调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强调中国共产党的过去是实现今日成功的重要基础”

 另一些文献反映,《决议》为中国未来发展制定了宏伟蓝图。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傅士卓(Joseph Fewsmith)在接受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采访时认为,制定这样一个《决议》,绝不仅仅是为了回顾历史,而是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政策指导。印度《印度教徒报》刊文认为,《决议》出台的目标与毛泽东和邓小平制定决议的目标具有一致性,都预示着国家未来将会发生重大变化。美国《纽约时报》前驻华记者储百亮(Chris Buckley)认为,“本次全会发布的新的历史《决议》具有深远意义,它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发展方向,将对中国和世界未来数十年产生潜在影响。”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副校长托尼·沃克(Tony Walker)在接受澳大利亚网络媒体“对话”(The Conversation)访谈时认为,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绘制了未来中国的发展蓝图。

三、对中国共产党应对未来挑战的信心和决心的认知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对于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以及中国共产党应对这些风险挑战的信心和决心,英文世界在关注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时也有所涉及。

 一些文献反映,中国未来发展将会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傅士卓认为,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经济发展导致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需求上升,从而演变为社会多元化。政府如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民众需求,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就会变得疏远。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分析师瓦莱丽·谭(Valarie Tan)在该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共产党仍面临很多挑战,包括经济增长放缓、能源危机、企业债务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中国共产党作出积极应对。

 另一些文献反映,《决议》有助于激发全党全国人民敢于应对风险挑战的信心和决心。亚洲国际新闻社(ANI)认为,《决议》是出于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环境、巩固党内团结的需要。《中欧国际与安全研究》(Central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杂志主编阿莱斯·卡尔马津(AleŠKarmazin)认为,中国经受住了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挑战与影响,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无疑为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专家裘德·布兰切特(Jude Blanchette)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认为,中国共产党将会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中探索应对之策,在解决经济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军队现代化等问题上下功夫,逐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独立投资研究机构TS Lombard专家罗里·格林(Rory Green)认为,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之后,中国的经济政策将发生重要转变,房地产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整标志着中国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向实现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捷克专家克拉拉·杜布拉夫奇科娃(Klára DubravČíková)认为,《决议》表明未来中共将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推进共同富裕,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四、结语

 总体看来,国际社会看待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的态度较为理性。不少国外媒体、专家学者能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对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作出了客观评价。与此同时,也有一些西方媒体和学者依旧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及其通过的《决议》,他们对《决议》中关于中共百年历史的总结是否得当、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提出是否合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否能够实现仍然存在质疑,体现了西方社会素有的“西方中心论”的傲慢和对中国崛起的敌视。对此,我们应充分了解情况,积极妥善地应对可能存在的疑虑和误解,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以便让国际社会更客观、更准确地认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未来发展。

[作者:王峰、骆仕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文发表于《国外理论动态》2021年第6期